張愛玲,當之無愧的民國女神,一支筆舞得花團錦簇,妙言雋語如行雲流水,更有洞明世事的幽邃與尖利,仿佛提前閱盡蒼涼、參透滄桑。張愛玲的文壇經歷與她的人生一樣,蒼涼、華麗兼而有之。現當代文學史上,還沒有哪位女作家像她這樣,蛛絲馬跡都被關註,連垃圾都遭記者扒拉。
  民國伊始:風華絕代,卻被迫沉寂
  1943年3月初,張愛玲攜《沉香屑 第一爐香》、《沉香屑 第二爐香》橫空出世,此後,《心經》《傾城之戀》等陸續發表,張愛玲一鳴驚人,很快成為上海最炙手可熱的作家。《金鎖記》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等作品也次第登場,為她贏得讀者傾心追捧。
  就在此時,媒體報刊訪談和評論文章,都以張愛玲為主角。她走在路上,會有人驚呼她的名字,儼然明星。文學界、包括左翼文化陣營領導人夏衍等,居然也非常註意她。傅雷以筆名迅雨發表於《萬象》1944年五月號的長文《論張愛玲的小說》,將《金鎖記》列為“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,”視張愛玲為“有多面的修養而能充分運用的作家(繪畫、音樂、歷史的運用,使她的文體特別富麗動人)。”
  抗戰勝利後那兩年,卻是張愛玲最煎熬的日子。胡蘭成逃亡,繼而移情。短暫婚姻擱淺,直至破碎;從1945年8月至1947年4月,張愛玲在文壇銷聲匿跡,“文化漢姦”的陰影,讓她不得不沉寂。1949年之後,張愛玲前往香港,三年後抵達美國。她的作品在大陸被塵封遮蔽。我們今天讀到的《雷峰塔》《易經》這兩本書,包括她70年代的長篇《小團圓》,固然有張愛玲文字一貫的風韻,但比起她40年代的頂峰之作,卻少了讓人拍案叫絕的絕代風華。
  80年代後:聲名鵲起,似經久不衰
  張愛玲在英美文壇遇冷,所幸從60年代後期開始,她在港台再次聲名鵲起,漸有如日中天之勢。80年代中期開始,張愛玲進入大陸讀者視野時,只能冠以“驚艷”二字,直叫人欲罷不能。
  著名作家柯靈刊登於1985年4月號《讀書》的《遙寄張愛玲》,“一直被認為是內地文壇為張愛玲‘平反’的第一聲”(陳子善語)。而夏志清的代表作《中國現代小說史》對張愛玲贊譽有加,把《金鎖記》推為“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”。借《中國現代小說史》的影響,讓內地學術界對張愛玲刮目相看。其簡體字本2005年出版後,早已被讀者耳熟能詳的張愛玲,愈發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門對象,有關她的研究論文、專著層出不窮,傳記有幾十種。張愛玲終於以經典作家的身份,進入文學史。
  2003年,胡蘭成《今生今世》的簡體字版出版,書中提及張愛玲的章節,在相當長時間內,幾乎成為瞭解張愛玲婚姻的“孤本”。
  與此同時,張愛玲的小說被頻頻改編為電影,1984年許鞍華導演《傾城之戀》、1988年但漢章導演《怨女》、1994年關錦鵬導演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、1997年許鞍華導演《半生緣》、2007年李安導演的《色,戒》……影片熱映,總是讓她的小說再受矚目。
  張愛玲獲得盛譽,持久不衰,大眾既孜孜不倦於她的文字,也對文字以外——她的煊赫家世、獨特經歷、清冷性格,樣樣都興緻勃勃;她的名言警句,被不斷引用。她的文風,被有意無意模仿;懷舊、小資、民國、貴族……每股風尚襲來,都可以在她那裡找到元素;每當她的小說被改編為電影、每部遺作問世,甚至每件與之相關的偶發事件,都會成為熱門話題,也再一次加深“張愛玲”三個字的刻痕。
  張愛玲1995年去世,引發華文世界一股傷悼的旋風。2009年之後,《小團圓》《雷峰塔》等自傳體小說陸續問世,則掀起又一個小高潮。公眾索隱鉤沉,樂此不疲。2014年9月初,張愛玲最後一部遺稿《少帥》在臺灣出版,然而這部小說不會像當年《小團圓》那般,令萬眾翹首了。張愛玲最華彩的篇章,已經鐫刻在她的40年代。
  □王鶴(文化作家)
  新京報插圖/師春雷  (原標題:最華麗的張愛玲刻在40年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k33kknf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